苑裡_藺草文化館(請點圖)

占地不大的「藺草文化館」,是苗栗縣苑裡鎮農會於 2005年利用山腳里的舊倉庫改建的,以藺草生態及編織文化為主題,除了藉此推展地方文化產業外,還凝聚了失散許久的編織工藝文化。
館內透過展示藺草編織品、模型、影像與文字,來介紹苑裡藺草編織過去的發展,還有藺草體驗區、帽蓆文化區、農村文物、 DIY教室、簡報室及戶外活動區等,亦展示近年來各個工藝家以藺草為題的創作品。且經由文化館,讓現有的編織阿媽能在此重新相互連結,共同傳承與推廣在地文化,也讓地方上的年輕人可以認識這項出自苑裡的傳統技藝,著實凝聚了兩代間的情感。
這個在苑裡已有百年歷史的傳統產業,其實早在清朝末年即開始流傳,尤其是日治時期大量外銷到日本,更在國民政府來台初期到達最高峰,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藺草編織業,因此當時的女性可是苑裡一帶的核心人物,在一個家庭裡只要有一人會編織蓆帽,就能養活 6口人,地位可說是相當重要!
回上一頁
館內透過展示藺草編織品、模型、影像與文字,來介紹苑裡藺草編織過去的發展,還有藺草體驗區、帽蓆文化區、農村文物、 DIY教室、簡報室及戶外活動區等,亦展示近年來各個工藝家以藺草為題的創作品。且經由文化館,讓現有的編織阿媽能在此重新相互連結,共同傳承與推廣在地文化,也讓地方上的年輕人可以認識這項出自苑裡的傳統技藝,著實凝聚了兩代間的情感。
這個在苑裡已有百年歷史的傳統產業,其實早在清朝末年即開始流傳,尤其是日治時期大量外銷到日本,更在國民政府來台初期到達最高峰,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藺草編織業,因此當時的女性可是苑裡一帶的核心人物,在一個家庭裡只要有一人會編織蓆帽,就能養活 6口人,地位可說是相當重要!